身份政治

作者:管理员  责任编辑:中农网  信息来源:中国农村研究网  发布时间:2015/09/09  浏览次数:34


编辑推荐

由李海金编著的《身份政治: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以土地改革以来鄂北洪县为分析对象》以湖北省的一个县为实例,对于土地改革以来农村社会身份的变化及其影响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向读者展示了身份政治是如何在一个县的实践中演绎的。该书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农村身份政治的原始起点。认为传统中国农村社会,身份系统的基本特征具有等级性,并具有较强的先赋性、自然性、强制性和稳定性。

作者简介

李海金,1979年生,湖北省随州市人。2002-2008年师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徐勇教授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副教授、社会学院副教授。2002年以来,主要从事中国城乡基层治理与社区发展研究,在《中州学刊》、《四川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向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湖北省民政厅等政府部门提交4篇咨询报告,主持并参与10余项国家、省部级课题。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三 研究思路与文献梳理
四 核心概念与理论资源
五 研究区域概况
第一章 传统中国乡村社会分层与身份系统
一 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化有限的村庄
(二)“富不过三代”
(三)农民的破产与社会趋向均等化
(四)“阶级分化”与社会分层
二 农民身份系统:状态与特征
三 农民政治性格与国家观念
第二章 “阶级成分”:农民政治身份的颠覆与重构
一 阶级划分的前奏:政治动员与凝聚阶级意识
(一)政治动员
(二)凝聚阶级意识
二 划分“阶级成分”
(一)阶级划分的政策
(二)阶级划分的实践
(三)阶级划分的政治社会后果
三 政治认同与农民国家观念的转变
四 社会政治秩序与国家整合机制的转型
第三章 社员:资格条件、资源分配与社会差别
一 合作社社员:阶级身份的延续与扩展
(一)入社的资格条件与阶级区分
(二)社员的政治社会待遇
(三)农民意愿与国家导向
二 公社社员:阶级身份的延续与泛化
(一)阶级身份的强化与社员的资源分配
(二)社员的行为选择及其动因
(三)“文化大革命”:阶级身份的泛化
三 阶级身份的终结
第四章 公民:个体化社会、国民认同与社会分层
一 革命消解、阶级淡出与社会转型
二 公民身份与国民身份
三 个体化社会的兴起
四 社会分层体系的新趋向
五 国家整合与国民认同的双重转型
结论:身份政治学的尝试性研究框架
参考文献

后记

<上一篇话语政治
地方社会政府与经济发展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