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玉友 责任编辑:中农网 信息来源:《外国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5/09/09 浏览次数:23次
【摘要】 美国、印度和日本的农村教育发展面临三个重要问题:农村学校规模偏小、农村教师短缺、农村教育质量低下。农村学校规模偏小是农村教育的一个重要核心特征,这一特征引发了农村教育的许多问题。农村教师缺乏和素质低下成为各国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的劣势地位。对这些问题予以关注和研究对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教育发展 学校规模 教师 教育质量
一、农村学校规模偏小问题
农村学校规模小的问题主要在人口多、人口密度大、国土辽阔、地形复杂、交通基础设置缺乏、外部特征(如民族、种族)明显的国家或地区广泛存在,这在美国、印度、日本表现十分明显。二战后,美国和日本农村教育基本普及。随着美国和日本人口增速缓慢或负增长情况的出现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学校规模偏小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与美国和日本相比,印度农村学校规模问题并不突出,但在许多农村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一)美国、印度、日本农村学校规模现状
小规模学校是当前美国农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近年美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美国农村公立小学数量占全国总数量的31%以上,农村公立学校的学生占全国同类学校学生的21%[1]按照这一比例推算,美国农村学校规模偏小,城市小学平均规模比农村小学大0.7倍。据《纽约时报》报道,在怀俄明州的拉勒米山区的一所小学,该校只有一名女教师和一名7年级学生乔伊。罗杰斯女士和她丈夫住在一辆拖车式活动屋子里,另外一辆相连的拖车式活动房子则是教室。罗杰斯女士有教师执照,每年工资是25720美元;乔伊必须和其他学生一样通过标准考试[2]。由于寄宿学校会减少与父母的交往机会和家庭生活机会,美国民众普遍不认同小学生到学校寄宿的做法,所以小规模学校在美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像罗杰斯女士和乔伊所在的小学这样的学校怀俄明州至少有3所,其他许多州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情况。
二战后,小规模学校问题在日本农村教育的发展中也越来越突出。战后日本人口总体而言是下降的,这影响了农村学龄人口的数量和农村学校的规模。在这样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下,日本小学和初中在校人数总体上也呈下降的趋势。自1960年以来,受农村和偏远地区人口减少的影响,日本学校规模的数量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5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在增加,而1000人以上的大规模学校在减少。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全国出生率持续下降的影响,以及日本农村和偏远地区人口的外流,小规模学校特别是农村小规模学校问题越来越明显。相关研究显示,1991年,499人以下的小学数量占小学总数的68%[3](p188)。
与美国和日本相比,小规模学校在印度的表现并不那么明显,但小规模学校仍然是印度农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印度城镇化水平一直不高,战后印度城市化水平平均每年提高0.2%。[4]印度的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而农村人口基数远远大于城市人口基数,因此,农村人口从绝对数量上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由于学龄人口基数的相对稳定,学校规模小的问题并不突出。当然,在印度农村地区,学生辍学、性别歧视、贫困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校的预期规模。
( 二 ) 美国、印度、日本农村学校规模问题的政策倾向
由于美国、印度、日本三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不同,面对学校规模问题,它们所持的态度是不同的。为应对农村学校规模过小的问题,日本采取了合班、合校的方式,但由于日本人口的增长状况和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小规模学校或班级占农村学校或班级大多数的状况难以改变。为适应农村学校规模变化的状况,日本曾采取合班、合校等措施,但是仍然难以摆脱小规模学校和小规模班组占大多数的困境。
印度和美国并没有采取非常“积极”态度合并学校。目前的义务教育体系下,印度小学生入学的政策是方圆3公里范围内就近入学,不允许他们自行选择学校。在农村地区,印度政府基本上也做到了每个自然村庄能够有一所小学。[5]在美国,像前文所述的乔伊这样一师一生学校的情况,怀俄明州当局认为这是教育乔伊的最好方法,因为乔伊父母的农场距最近的一所规模稍大的学校有40英里远,暴风雪经常使沙砾公路交通中断[2]。尽管美国和印度在合并学校方面采取了同样不那么“积极”的态度倾向,但由于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教育发展水平及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美国和印度采取这一态度倾向的原因和目的是不同的。
二、农村教师短缺问题
由于在美国、印度和日本农村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教师短缺问题是三国农村教育中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三国农村教师总体情况看,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使三国农村教师队伍呈现出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农村教师素质普遍比城市低,二是农村教师数量缺乏,三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成本高、机会少。在许多农村地区,如果某个在职教师进修,而没有教师来代课,正常教学就会终止,教师根本无法离职进修,农村教师缺乏使本来就素质不高的农村教师进修机会减少。在职教师无法及时得到提高,就造成了农村教师积累性的素质低下。
(一)美国、印度和日本农村教师缺乏问题
由于美国全国教师数量总体不足,农村办学条件和相关待遇差等原因,美国农村教师短缺问题比较突出。根据美国学校管理协会和阿巴契亚对农村校长的调查显示,工资低、与外部社会的割离和地理上的偏僻影响了他们招收教师和稳定现有的教师队伍。根据调查,在50个州中,有44个州的农村教师的平均工资低于非农村教师的平均工资。就美国全国而言,非农村教师的平均工资比农村教师的平均工资高出13%[1]。由于农村学校规模小和招聘到教师困难,农村教师显出短缺态势,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专业进修,教师的工作负担和专业化水平问题给农村教师素质提高提出挑战。依据《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要求,到2005-2006学年底,公立学校的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具有高度的专业化水平。按照这样的标准,很高比例的教师将是不合格的。农村地区和非农村地区存在争夺高素质教师的竞争,这加剧了农村地区招聘和保留高素质教师的难度。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一个教师要教授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这反过来加剧了农村教师提高学科教学水平和专业化水平的困难。
教师缺乏是印度农村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只有一个教师的学校里,小学阶段每个教师大约教50个孩子,有些学校每个教师甚至同时要教150个孩子。按照这样的情况计算,在单师学校里,教师都不缺席并能上足课时,每个孩子可以得到教师个别关注的机会很少。但事实上教师们还经常缺席,授课时间也得不到保证,现实中每个孩子可以得到教师的个别关注机会更少[6]。农村教师短缺问题在规模需要扩大的印度农村教育中显得更加严重。
在日本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教师短缺也长期存在。由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村生活教学条件艰苦、交通不便,教师不愿意到农村任教。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往往多是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城市难以受聘的大学生、不合乎当教师的某项标准的教师。对于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说,去农村任教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许多农村教师往往一有机会就想离开农村学校,到城市寻求发展空间或到城市学校任教。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日本农村教师缺乏,高素质农村教师更加缺乏。
(二)美国、印度、日本农村教师短缺的解决之道
面对农村学校教师短缺问题,美国、印度和日本采取的解决之策是不同的。美国和日本都提高了教师的工资待遇,来吸引教师或高素质教师到农村工作。教师工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佛罗里达州杜瓦尔县(Duval)的教师工会与学校董事会一致同意,每年给愿意在处于不利状况的学校工作的有经验的教师和校长发2500美元奖金。康狄涅格州在1996-1997年度将教师的年平均工资增加到51181美元,以解决该州师资短缺的问题。伊利诺伊州也宣称要采取多种措施以增加教师的数量,其中包括提高教师短缺地区的教师工资以吸引具有教学资格的人去那里任教。根据日本1954年制定、之后多次修改的《偏远地区教育振兴法》的规定,都道府县必须对偏远地区学校教职工增发特殊津贴,如月津贴额不低于本人月工资和月抚养津贴的25%。除了使用提高教师工资和待遇等市场手段外,日本还采取了行政干预措施,如定期流动政策。定期流动政策规定,流动的对象分为这样几种情况:凡在一校连续任教10年以上以及新任教师连续6年以上者;为解决定员超编而有必要流动者;在区、市、街道、村范围内的学校及学校之间,如教师队伍在结构上(专业、年龄、资格、男女比例等)不尽合理,有必要调整而流动者。[8]美国和日本通过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教师的短缺问题。
早在1986年,印度政府就规定必须改变一所学校仅有1个教师的状况,每个初等学校中至少要有两名教师,其中一人应为妇女。对于入学率足够高的学校,采取的措施是使只有一位教师的学校变为有两位以上教师的学校。但到目前为止,在印度的农村,12%的学校里仍只有一位教师授课,21%的学校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但并不同时上班,这就意味着在印度农村仍有三分之一的学校里只有一位教师授课。应该说印度在解决农村教师缺乏方面的措施是积极的,但是目前印度处在农村教育数量扩张时期,农村教育规模扩张需要增加大量农村教师,再加上农村教师本来就缺乏,所以解决教师缺乏问题,就显得更加严峻和急迫。
三、农村教育质量低下问题
世界农村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基本沿着这样一个路径,首先是粗放型地完成义务教育的机会普及,之后再推进教育民主和提高教育质量。
(一)美国、印度、日本农村教育质量的状况
学生成绩是城乡教育质量差异的一个重要指标,这里我们以学生成绩为依据来简单说明美国、印度和日本三国的教育质量状况。美国农村学校的学生在标准化测试中的表现总体上要优于非农村学校的学生或与之持平。2003年,国家教育进步评价的结果表明:农村4年级和8年级学生的阅读、数学测试成绩与城郊同伴的测试水平相当,比城区学生的测试成绩稍高。而美国全国农村学校之间的差别很大美国许多地区农村教育的状况也不容乐观。从升入四年制大学的情况看,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农村社区都偏低的。中心城市、市郊/大城镇、农村公立学校学生升入四年制大学的比例分别是42.8%、43.7%和37.4%;中心城市、市郊/大城镇、农村私立学校则分别是78.0%、77.5%和67.9%[9]。总体上看,美国农村教育质量还是落后于整个国家的教育质量,农村教育质量问题仍然是美国教育中的重要一个重要问题。
农村教育质量问题是日本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重要问题。1963年日本文部省全国学力调查显示,偏远地区中小学的考试成绩低于全国学力平均水平。以小学5年级和初中2年级为例,偏远地区小学5年级社会科的平均成绩是49.2分,比全国平均分数58.8分低近10分。偏远地区初中2年级数学平均成绩是31.3分,比全国平均成绩41.3分低10分[3](p.207)。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以来日本农村教育质量相对较差,与城市教育质量相比差距较大。
教育质量问题也是始终困扰印度农村教育的重要问题,在机会普及和质量提高的双重重担下,印度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困难重重。20世纪90年代,印度的农村教育质量问题引起了世界性关注。1990年,世界教育大会指出要加大力度提高印度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并倡导印度政府与世界银行组织合作提高其农村教育质量。由于农村教育质量低下,许多印度农村孩子在入学的7年之后不能够读和写。有许多反映印度农村教育质量低下的例子,比如,一个叫莫罕柏的印度农村女孩,她马上就要升入5年级就读,然而她始终不能读和写。[6]
(二)美国、印度、日本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努力
应该说处于世界竞争中的美国、印度和日本对本国教育质量越来越敏感。已经完成机会上普及农村教育的美国和日本,致力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在尚未普及农村教育的印度,同时承担着农村教育机会普及与农村教育质量提高的双重重担,质量困境更加沉重。
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美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强化考试提高成绩,许多相关措施也是围绕这个问题提出的。除了强化考试提高学生成绩的努力外,美国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是乡土课程。通过乡土课程建构课堂和社区发展的联系,农村服务学习项目是将乡土课程应用于社区发展的一种形式,通过农村服务学习项目学生可以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解决农村社区的实际问题,整个农村社区成为农村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解决农村社区的实际问题成了课程的一个部分。
与美国过分“放任”导致学生学业成绩不理想不同,日本的考试传统造成日本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足。所以,日本提高教育质量可以认为是在纳入美国等文化异质国家强调创新和自主的教育传统,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针对农村教育的特殊性,日本出台了许多针对农村教育情况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措施。
印度的农村教育质量问题的确是当前印度农村教育实践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尽管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但当前印度农村尚未普及义务教育,因此,其主要发展主题仍是以教育普及为主。从印度政府屡次制定义务教育普及时间目标又屡次推迟普及义务教育时间的状况看,印度政府尚无能力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印度此时同时承担起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机会上普及义务教育的双重任务是非常困难的。
四、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改革,美国、印度和日本农村教育发展过程面临的共同问题及其他们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和解决策略,可以为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借鉴。
(一)综合地看待学校布局调整问题
近年来,我国正在进行的学校布局调整,许多自然村里的小学被撤并,从理论上讲,办学资源利用率提高,农村教师数量紧张情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有许多地方并没有妥善解决,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学校合并后的校产处置问题、教师编制核定与富余教师安置问题、学生生活与安全保障政策问题、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成本合理分担问题。从对美、印、日三国对小规模学校问题的研究看,不同国家对学校布局调整的态度不同,美国和印度不进行“积极”的调整,并不是他们没有看到调整可以增加规模效率,而是他们看到了不能简单地追求规模效率。因此,我们必须看到,不调整有不调整的问题,调整同样也会带来问题。一个地区的农村学校或某个具体的农村学校是否调整,并不能简单看成一个经济学问题而片面追求节约资源,必须从多维度观察和研究问题。
(二)积极增加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农村教师短缺的原因是复杂的,教师职业特别是农村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是其中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原因。通过对美国、印度和日本的农村教育面临的共同主题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农村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是世界农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美国、印度和日本农村教师,虽然收入水平不同,但在各国的各种职业群体中教师职业待遇都缺乏应有的竞争力,教师待遇与其他行业相比缺乏竞争力,因此,教师职业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因此,美国和日本都在积极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提升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职业的竞争力,吸引高素质教师和优秀毕业生到农村任教。近几年,我国政府致力于农村教师问题的解决,当前农村教师普遍可以按时拿到工资,又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比以前提高了,但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方面的措施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全面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
2005年,联合国在全球全民教育监测报告《教育质量迫在眉睫》中指出,在许多努力保证所有儿童教育权利的国家里,对入学机会关注遮蔽了质量问题,[10]但是质量是全民教育的核心。在教育机会普及之后,从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看,要及时转向关注教育质量和教育民主。当教育普及化之后,民主和质量成为教育发展的两个主题,而对城乡发展而言,城乡教育公平的现实命题已经变成了教育质量公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变成了一个应对当前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政策和实践主题。因此,美国和日本在教育机会普及之后积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我国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主要强调农村教育普及,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已经基本实现了机会普及,当然由于农村教育质量低下,农村教育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许多地方在教育普及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因此,今后我国应该关注农村教育质量提高,并通过质量提高促进农村教育的全面普及。
参考文献
[1]陈飞.优异成绩的背后———美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世界教育信息,2004,(10):30-31.
[2]晓丹.美国农村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J].世界教育信息,2004,(4):40.
[3]焦必方.战后日本农村经济发展研究[J].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188.
[4]曹骥赟.印度城市化进程对中国城市化的启示———兼比较两国城市化进程 [J].延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2):63-67.
[5]陈继辉.印度小学生不住校[N].环球时报,2006-03-31(19).
[6]谷峪,邢媛.印度农村基础教育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4,(3):7-9,64.
[7]田静,王凌.美国农村高素质师资短缺的原因及对策[J].世界教育信息,2004,(4):37-40.
[8]李均,郭凌.发达国家改造薄弱学校的主要经验[J].外国中小学教 育,2006,(11):8-1,29.
[9]傅松涛,杨彬.美国农村社区基础教育现状与改革方略[J].比较教育研究,2004,(9):47-52.
[10TheEFAGlobalMonitoringReportTeam.EFAGlobalMonitoringReport2005:TheQualityImperative[R].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