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村研究 > 农村文化

自在到自觉:略论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几个关系

作者:李瑞君 于春江  责任编辑:中农网  信息来源:《新疆社科论坛》 2013  发布时间:2015/11/24  浏览次数:29

【摘 要】一个民族的特殊性在十具有独特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社会习俗、价值观念、民族历史等构成的文化内容。在现代化过程中,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民族文化必然受到冲击。民族地区或少数民族对待文化变迁,应当逐渐从文化的自在走向自觉,反对片而的文化观点,科学认识文化的先进性与落后性、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本民族文化与异文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充满活力的新型民族文化体系是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表现。

【关键词】文化自在;文化自觉;民族文化现代化


现代化是所有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社会转型的发展常态,表现为一种渐进性和整体性的社会发展过程。现代文化的统领作用在当代日显重要,其中,文化现代化的个体表现如下:一是世俗化,即从信奉神灵转向相信科学,从相信彼岸世界的异己力量到相信现世世界的自身力量;二是理性化,即从依赖宗教、习惯、传统、风俗而自在、自发活动的日常生活主体转向具有人本精神和技术理性的自觉、自由的现代创造性主体。文化现代化的社会表现,即由基于传统和经验的本民族聚居的熟人社会转向基于契约和法治为联系纽带的陌生人社会。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本质上是文化变迁与发展的过程,民族地区也不例外。因此,能否以世俗化的眼光和理性的态度认识和对待文化的变迁问题,关系到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实力问题。

一、关于人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何以存在和发展?这是由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决定的。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的发生、发展是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生计体制、社会组织及价值观念等变量构成的完整体系。既然文化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为人服务的生存方式,那么,随着环境的变迁,人的需要变化了,文化是否应该变化?我国著名学者、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对如何正确认识人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社会性与历史性的关系等问题有着精辟的见解。

()体用分明的文化观。

费孝通先生提出人是体、文化是用的体用分明的文化观。他强调,“文化是人为和为人的统一体。”首先,人是口的。文化的根本特质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的“生活”,人是本位、是文化的根;文化是手段,是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人工体系,文化因其对人有用处而存在。因此,文化的变化方向应当关注“以人为本”的口的性价值,符合人的需要、人的利益。文化的实质就是“人化”和“化人”的统一。其次,文化是工具。文化作为人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创造的、为人服务的工具,始终是处于变化发展过程中的。纵观文化的发展轨迹,文化由前现代社会处于经济、政治的附属地位变为现代社会的中心与统领地位,这是人类发展到更高层次的需要“每个社会都设法建立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们来显示自己与世界的联系。这些意义体现在宗教、文化和工作中,丧失意义就造成一种茫然困惑的局而。这种局而令人无法忍受,因而也就迫使人们尽快地去追求新的意义,以免剩下的一切都变成一种虚无主义或空虚感。”当一种文化的某些内容己不能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时,只有调适文化,确保人的生存和发展才是明智的选择。

()文化发展是“扬弃”的过程。

文化发展是“扬弃”的过程,这是由文化的社会性与历史性关系所决定的。每个个体都是生物人与社会人的统一体。当一个人出生后,就处在社会关系中,依靠着前人创造的人文世界获得生活。最初人们主要靠模仿,对模仿不满足后就要创造。当个人的创造成果为社会接受后,就变成了集体的、社会的文化,这是文化的社会性。如果己有的文化内容不能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动,文化就会生长出新的因素。可见,个人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不断流

动和创新的变体。虽然群体中个人的生命有限,但文化的社会性利用社会继替的差序格局,使其可以超脱生物体的生死定律而形成自己存亡兴废的历史规律,这是文化的历史性。因此,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成为全部历史活动的价值核心。其中,人最大的发展和完善体现在他的基本生存方式或行为模式的转变,也就是文化的转型。文化的社会性与历史性辩证关系给我们的启示是:任何文化都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文化的传承依靠社会整体力量,优秀的文化应属于人类共享的财富。

二、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几个关系

一个民族的特殊性在于具有独特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社会习俗、价值观念、民族历史等构成的文化内容。在现代化过程中,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民族文化必然受到冲击。民族地区或少数民族对待文化变迁,应当逐渐从文化的自在走向自觉,反对片而的文化观点,科学认识文化的先进性与落后性、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本民族文化与异文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充满活力的新型民族文化体系是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表现。社会自身冲突的永恒性决定了社会文化模式的变迁性。

()反对两种片面性的文化观点。

片而性文化观点具有代表性的是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进化主义。文化相对主义主张,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独特的价值,这种价值是与其特殊环境相匹配的。不同文化之间是相对的、平等的,无所谓先进与落后、高级与低级之分。文化相对主义强调文化价值多元论,在反对帝国主义殖民政策,反对文化侵略与文化霸权方而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否定了文化在前进向度上的可比较性,从而否定了文化的整体发展,也就否定了文化的时代性,因此,文化相对主义具有文化保守主义性质,阻碍文化的发展进步。文化相对主义片而强调文化多样性,会产生一定的负而政治后果,对共存于一个政治共同体而具有文化差异性的群体而言,常常会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紧张状况。首先,文化差异造成的心理距离使族群之间缺乏足够的相互信任,以致在政治共同体的共决问题上难以互相接受对方为平等的伙伴。其次,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经常被政治领袖利用,他们往往不是为了保护文化和传统,而是为了某种政治口标而动员本民族成员。再次,失业、贫穷之类的物质比较,会增加民族文化的差异感,产生对文化“敌人”的不满S文化相对主义的这种观点也可以说明多民族国家内部主体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文化进化主义主张文化的一元性与文化发展的单向性,认为任何文化都处于整个文化进化的某一阶段,不同文化之间是可比较的,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欧洲文化为这种比较提供了元评价标准。文化进化主义的这种观点坚持文化的时代性和统一性是正确的,但具有欧洲中心主义文化霸权的一面。我们应当培育一种既支持民族文化的特色性,又反对多样性文化之间的阻隔性;既支持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观,又反对个别文化霸权主义的文化观。一个民族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与时俱进,才会有文化创新的动力。

()文化的先进性与落后性。

文化有无先进与落后之分?文化是否需要改进。美国塔夫特大学弗莱彻学院文化变革所所长劳伦斯·哈里森在《文化为什么重要》一文中指出:实践证明,经过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西方所理解的进步几乎成为人类普遍的愿望:“健康比疾病好;自由比受奴役好;富裕比贫穷好;教育比无知好;正义比非正义好,超越了发达与非发达国家、超越了不同的民族与种族……成了具有普遍性的信念。”实际上,普遍愿望的文化还要更广泛,具体体现在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的一些条文中。由此,在特定的时空阶段,文化相对于具体的参照物而言,是有先进与落后之分的,但文化的先进性与落后性又不是绝对的,民族文化是稳定的相对性与变动的绝对性的统一。先进文化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最大限度地克服自身局限,发挥自身优势。同时,按照时代要求和文化发展规律,不断构建自我更新的现代新型民族文化。判断一种文化是先进还是落后,要坚持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首先,应看它是否与当时所依赖的经济基础相适应,能否有效推动现实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引导技术和经济进步。其次,从文化的工具性看,能否尊重人性充分而自由的发展,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健康需要。再次,现代文化不再是区域性的而是全球性的,不再是单一性文化而是融合性文化。先进文化应当能够融合物质和技术文明,融合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其它文化,成为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新文化。最后,发展是先进文化的本质。文化趋同并不是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同化,只是表明一个民族对外来文化吸纳力、包容性的增强。先进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先进性内涵。从人的普遍需求看,先进文化本质上是蕴含着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公正、人权、宽容、和平、仁爱等现代价值理念,以现代人文理性为尺度,以满足人的全而发展要求为口的的开放性文化。文化的发展只能依靠各民族文化在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交流、融汇中,不断突破自身局限、弘扬自身优势,将各民族优秀文化基因转化为人类共享资源的途径来实现。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而向现代化、而向世界、而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的性质决定了文化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文化的世界性,即文化的同质性、普遍性、普世性。文化有没有共同的本质。尽管各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形式、内容,但其特色背后隐含着共同的本质,都具有属人的共同性,都是人创造的,为人服务的,符合人性的需要。关国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指出,“人类的经验所遵循的途径大体上是一致的。在类似的情况下,人类的需要基本上是相同的,由于人类所有种族的大脑无不相同,因而心理法则的作用也是一致的。”所谓普世价值“就是在人性层次、社会发展阶段层次、观念层次和实然层次上具有普惠性、普适性、普遍性的自由、民主、法治、人权、公平、正义、平等、博爱、和谐、幸福等基本价值及其相互关系所构成的稳固性与动态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绝对性与相对性、层次性与平而性、逻辑性与历史性相统一的高度复杂的人类基本价值体系。”正是由于人类的需要、心理法则及经验积累的途径基本相同或大体一致,都有着共同的口的,即为了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因此,文化有着普遍的本质与共性。一个强大的民族一定是勇于接纳人类文明普世价值的民族。全球化时代是人类通过政治、贸易、金融、技术等活动,借助大众传媒工具,在全球迅速传播与融合更多的人类共识,形成共同文化的时代。它促使个人、民族、国家走向开放和全球大家庭,模糊了人类文化的时空边界,逐渐形成世界性文化的一面。首先,全球化使人类处于“文化超市”中,全球文化集中于一个“文化超级市场”中供人们选择,其中的文化可分为“民族文化”与“超市化的文化”。在“文化超市”中,自己的文化只是其中的一种可供他人选择的商品(非货币意义上的商品),而“文化超市”中的商品原有的文化属性越来越淡化,如生活用品、流行文化产品等很难说清源自哪个民族。这说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有走向世界性、同质化的一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商品生产标准化、科学技术标准化、贸易规则标准化。没有标准化就无法进行商品流通,无法进行正常交易。“当每个民族的成员在深入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之后,他们会发现,那里分明留有普遍人性的痕迹”。从国内的文化状况看,同样可以把中华文化看做一个“文化大超市”,其中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等,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只是其中的一份子,供每一位文化主体自主选择、获取信息从地域上看,人口的频繁流动,使人们的居住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也改变着原有的文化环境和文化认同。文化的民族性,即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多元。文化都具有民族性,一个民族就是一种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规范和价值观。文化的民族性反映着特定民族文化类型的基本特质,具有不同于别的民族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结构。在此意义上,世界上有多少个民族,就有多少种文化。文化的差异性源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经济活动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独特性。一个民族凭借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丧失了独特性,就意味着丧失了内聚力。一个民族了解自己的价值体系、信仰和其他元素,对于正确认识自己,与其他文化相互交流至关重要。文化的民族性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根源,也是促进和构成人类文化发展的能动因素。因此,在考察民族文化的时候,必须注意民族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不能割断历史。当然“民族性并不是说文化都只是本土文化,因为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是纯粹的,都会吸收外来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是由本民族的地区文化逐步融合而成,而且往往还吸收有别的民族的文化,纯而又纯的民族文化是没有的,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是可以相互交流和传播的,而且文化的民族性并不会因为文化的融合或吸收而消失。”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张力构成了现代文化的内在矛盾。一方而,全球化建构并强化着人类文化的趋同性或普世性。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能够形成一个封闭存在的整体,在内力和外力的作用下,所有的文化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每一种文化都会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其他文化。一些关乎人类共同利益的普遍性的文化价值观日渐得到全世界人民的接受。如中国人强调仁、义、忠、孝,西方人强调自由、平等、博爱等,这些观念都是超越于民族、国家、宗教的具有人类共同意义的文化价值。因此,世界文化在某些方面的趋同是不可避免的。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了某些相对于现代文化的阻滞性因素。所以,我们不能固守历史传统,不能妄自尊大,应积极地予以反思和批判,破除狭隘的民族主义,反对文化割据主义和保守主义,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增强民族文化的世界性。另一方而,无论从现在的文化主体还是文化表现形式看,民族文化又是五彩斑斓的。民族文化的差异是客观现实,虽然难以在短时间内融为一体,但不同的民族文化可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这是由文化的开放性特征所决定的。应从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特点出发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积极发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正而价值,主动克服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负而价值。只有两者的相互促进才有利于一个民族更好地发展与进步。

()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首先,文化对传统与现实的依存。从历时性看,文化分为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未来文化。传统文化体现着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和连续性。黑格尔指出,“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犯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传统并不只是我们继承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地规定了传统。”犯伽达默尔肯定了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传统是代代相传的事物,即任何从过去延传至今或相传至今的东西。传统具有相传事物的同一性、持续性、文化性。”.“然而,我们有必要记住,将要做的这一切,并不是要一次性地、一劳永逸地清除传统,并使英勇无畏的新世界永远摆脱它们,而只是要为更新的、更加完善、先进的传统清扫场所;是要用另外一套更为完美先进的传统,来取代原有的残缺不全、弊端重重的传统。”.毛泽东也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全盘抹掉传统就意味着清除了自己的现在和未来。传统并非固化,传统的涵义也不受于束缚,今天存在的一切就是明天的传统。现代文化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与时代要求相一致的先进文化,它既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又是未来文化的母体。科学分析传统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今天的选择和明天规划的科学性。

其次,传统文化的二分性。传统文化是把“双刃剑”,既有精华方而,又有糟粕方而;对现实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阻碍作用。恩格斯指出,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列宁说,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而文化就是这样一些势力的汇集,它塑造着一个民族的灵魂,决定着一个民族的行为方向和发展前途。如果一个民族总是以一千多年前产生的教义来规范一切,那它用来选择和指导实践的思维绝不可能是理性的。市场经济的开放与竞争带来一些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消亡,造成一些族群心理失落,使得国家之间、族群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现代化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改善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使人们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正逐步被“效率”取向的“标准化”取代,从语言、服饰、饮食、建筑、教育、知识体系甚至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都在“国际化”,对于这一趋同化现象,有的民族是情愿的,有的民族则是被迫的,但无论如何是不可避免的。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在对待民族传统文化上,既要反对文化保守主义,又要反对文化虚无主义。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在今天的社会仍然有着生命力,它将会通过现代化的方式继续发扬光大,而对于传统文化中己经无用的、落后的糟粕方而应勇于反思和批判,坚决摒弃。文化变迁过程是传统文化与外部社会、经济、政治既对立又融合的过程。全球化要求民族文化突破自身的狭隘性而走向开放,打破以往那种彼此隔绝、自生自灭的闭关自守状态,成为世界人民的共享财富,但这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的消亡。先进文化的传播不可避免,退化的只能是传统文化的糟粕,保留的是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文化的相互交流与融合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路径。

()本民族文化与异文化。

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到“人人生而平等”是历史的巨大进步。从对异文化的好奇、排斥、歧视到理解、欣赏,再到反观自身文化,体现了人类的理性发展。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与“和而不同”的观点。他强调,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在此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关系,对自己和其他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人们的交往过程是社会关系的整合过程。现实中的每一个人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而对异文化,这是社会个体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异文化对于自身文化来说,既可能导致自身文化的丧失、湮没于异文化中,又可能给自身文化带来发展的机会,从异文化中获取自身发展的新动力。但是如果没有交融,文化就难有发展,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只有理解“不认识他者,就没有爱;不相互承认,就没有自由”,才能使我们善待异己的存在,并通过获取他人的知识来丰富自我知识。人类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要求人们从过去仅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扩展到对整个人类先进文化的认同。这种转变既有必要,又有可能。一方面,全球化要求人们普世性认同越来越多;另一方而,人类的文化认同仍将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为基点,表现出文化的多元性发展。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但如果对其他文化采取排斥、歧视的态度,则不利于人类各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共同进步。一个有前途的民族,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传统文化因素,吸取先进文化因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一种文化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对异文化进行认同,从中汲取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东西,这是当今世界进步、民族发展的基本要求。唯有如此,才能融入到一个更大的世界中去。对于中国来说,进步的文化将不再是某一个民族的独有文化,而是各民族共享的财富。每一个民族都应勇于将本民族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进行比较,将自身的传统文化同日益增长的现代文化需求相比较,才能科学地确认自身在文化上的发展差距,积极促进本民族文化走向现代化。树立自觉的文化反思和批判意识,敢于否定本民族中一切与社会进步和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陈腐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现代性是世俗化和理性化的过程。社会成员因何达成内聚(或称团结),并可顺利协调相互的行为。政治社会学认为,共享的意义和价值体系、社会规范、权力和权威、社会组织、社会互动网络等是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影响着社会秩序构成的因素。其中,共享的意义和价值体系有助于降低认同分歧,减少协调成本,增进社会共识。现代化的核心价值和公共文化应是通过借助宪法为中心的法律政治建制。在政治价值上,建立公共的一元文化价值观,以此形成社会的底线共识;但在伦理价值上,让位于文化多元主义。如何让社会保持竞争活力,但又不致于让分裂和冲突破坏我们的生活,人类必须探求共生和共处之道,其中,文化观的整合起着统领性的作用。

<上一篇撕裂中的再造——城镇化进程中的乡土
农村教育培训产业体系的构建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