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院动态

徐勇教授应邀为都江堰市基层领导干部授课并为“中国农村研究院成都博士工作站”授牌

作者:管理员  责任编辑:中农网  信息来源:中国农村研究网  发布时间:2015/11/24  浏览次数:23

本网讯 7月29日上午,应都江堰市委组织部邀请,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徐勇教授为都江堰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干部做了关于“着力‘党领民治’,推进地方善治”的专题授课。此次授课由都江堰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嘉聪主持。

徐勇教授围绕“党领民治,推进地方善治”这一主题,重点谈了三点内容。首先,因势利导,创新基层治理。徐勇教授指出,都江堰在产权改革和灾后重建大背景下,产生了一场“经营方式革命”和“居住革命”,但是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增加了政府治理成本,大包大揽地治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面对这些新问题和新情况需要从根本上转换基层治理方式,由自上而下的单一治理,向自上而下的管理与自下而上的参与双向互动转变;由依靠单一的党政外部推动力,向依靠党政外部推动力与激活内生的社会活力双力结合转变。其次,以“党领民治”推进地方善治。一方面,都江堰以群众主体为治理基础,以群众需求为治理导向,以合适单位为治理依托,按照“群众自愿、服务到位、产业支撑、便于自治、便于管理”原则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单元的治理,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是村民自治发展的3.0版本,代表着村民自治未来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以发育社会组织为治理载体,以民主协商为治理方式,以社会规则为治理保障,以融入型党建为治理牵引,创新完善基层治理。徐勇教授认为都江堰的治理创新得力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这就是将“融入型党建”作为治理牵引。最后,徐勇教授进一步总结了都江堰地方善治的经验。他认为,都江堰探索出一条融党的领导、人民参与和依法治理为一体的中国基层治理之道。其以“党领民治”推动地方善治的重要启示在于,因势利导,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既解决当下紧迫问题,更着眼于治本之策,将问题导向与创新导向结合起来,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这不仅解决了当地问题,也为全国树立了标杆。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都江堰的治理探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形成可持续的机制,使之具有可推广性和可复制性。

徐勇教授的授课得到了都江堰市委组织部和基层干部的高度评价。刘嘉聪部长表示,徐勇教授授课逻辑清晰、分析透彻、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从理论高度全面总结了都江堰实践探索,同时也为下一步的改革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路径,感谢徐勇教授及其团队对都江堰改革的深入调研和总结,也期待在徐勇教授及其团队的指导和帮助下,都江堰的改革探索能够更上一层楼。

授课结束后,徐勇教授与成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彭崇实、都江堰市委组织部长刘嘉聪共同出席“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博士工作站”授牌仪式。徐勇院长代表中国农村研究院分别向成都村政学院和都江堰市委党校授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成都博士工作站”和“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都江堰博士实习基地”牌匾。

成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彭崇实对博士工作站落户成都表示祝贺,他说,感谢中国农村研究院对成都村政学院的大力支持,期待以工作站的建立为契机,让专家学者更好地指导成都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探索,进一步提升成都村政学院培训基层干部的能力,成都市委组织部及成都村政学院会尽全力为博生工作站的运行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优质服务,为专家学者的研究提供便利。

徐勇教授在授牌仪式上表示,“成都工作站”是中国农村研究院第一次在地方建立博士工作站和实习基地。中国农村研究院作为教育部涉农重点研究基地,其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践是我们的第一导师、第一基地、第一平台。中农院之所以选择在成都和都江堰建立工作站和实习基地,就是因为成都市和都江堰市走在地方改革创新实践的前列,在这里可以吸取丰富的营养,从而为更好地向国家提供决策参考提供充分的实践土壤。



<上一篇恩施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学明一行来
徐勇教授一行赴四川省都江堰市调研基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