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院动态

中农院研究人员调研都江堰基层治理创新

作者:管理员  责任编辑:中农网  信息来源:中国农村研究网  发布时间:2015/11/24  浏览次数:26

本网讯 7月6日,中国农村研究院调研组一行14人前往都江堰市调研基层治理创新情况。在为期半个月的调研过程中,调研组奔赴都江堰市6个乡镇9个社区,采取实地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针对都江堰市的基层治理创新,从“柳街经验”产生的背景、历程、特点及其推广出发,深入调研都江堰市党建引领、院落自治、文化建设、依法治理等多方面的最新创新工作实践,在“柳街经验”的基础上,对都江堰经验进行进一步的总结提升,以期形成地方善治样本的“都江堰经验”。

7月7日上午,市委及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召开了调研工作专题座谈会。会上,任明德部长首先对调研组一行表示了热烈欢迎,从整体上介绍了都江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做法和经验。随后两天,调研组一行分别与都江堰统筹局、民政局、综治办、城管局等各个部门领导进行了访谈,从宏观大面上了解了都江堰改革的背景、思路和顶层设计,为接下来的点位调研奠定了基础。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都江堰改革的最新情况,调研组于7月9日开始分别赴向峨乡、蒲阳镇、天马镇、中兴镇、柳街镇以及奎光塔街道进行整体上的点位调查,通过与各镇街相关领导、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等进行座谈和走访,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各镇街的改革实践。其后,调研组结合前期调研情况,分组展开个案调研,全面梳理最前沿的都江堰改革实践。向峨乡原属于山区散居地区借助2009年灾后重建的契机,实现了99%的集中居住,继而触发由居住形态改变而带动的治理形式的变革,调研组将向峨乡棋盘社区作为山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以新型农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开展自治的典型研究点。在柳街镇,调研组重点了解“柳街经验”的起源与发展、探索散居院落自治情况,并梳理了“产权改革第一村”鹤鸣村由确权引发自治的内在逻辑。据调研,“柳街经验”在基层治理中凸显了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地位,实现基层民主自治的作用,得到了群众的认同,凝聚起发展合力,这不仅为形成具有全局视角、理论高度和实践基础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都江堰”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为在中国探索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可行路径迈出坚定的第一步。此外,调研组还了解了蒲阳镇融入式党建、中兴镇九龙社区“规则治理”和天马镇以“文”化人的基本情况。

经过十六天的调查课题组对都江堰的经验初步概括为“党领民治:打造地方善治样本的都江堰经验”,课题组将在这个大框架下对都江堰的经验进行进一步总结和提升,试图将都江堰改革实践上升到理论创新高度,稳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为国家提供具有超前性和时代特色的地方治理样本。





<上一篇邓大才教授受邀为2015年湖北省选调生
中农院研究人员赴秭归县调研“村落自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