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院动态

从村庄档案中重新认识现代华北农村:张思教授系列讲座第二节

作者:孙 冰  责任编辑:中农网  信息来源:中国农村研究网  发布时间:2015/11/24  浏览次数:11

本网讯(孙 冰/文) 5月27日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张思教授系列讲座第二节之《从村庄档案中重新认识现代华北农村》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继续开讲。讲座由中国农村研究院刘金海教授主持,中农院多位老师出席,基地班全体学生到场聆听。

近十多年来,张思教授一直致力于现当代华北乡村文献史料的调查、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其中在乡村文献史料的调查、收集方面,以集体化时代的村级档案文献作为研究的重点。他认为,目前各地乡村的现当代文献史料伴随着时代的激烈变革而被人们遗弃或丢失,保存状况令人堪忧;同时,乡村中了解往昔的历史并能解说一件件文献史料背后故事的老人也在逐年减少……因此,带有抢救和保护性质的乡村文献史料收集整理工作已变得非常必要。在村级档案文献的调查、收集过程中,张教授所采用的方法并不是在古旧文物市场中做淘宝式收买,而是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在深入村庄进行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去搜寻。

村庄调研,少不了要走进村委会的办公室(常常是过去公社时期的队铺)看看在本节中,张思教授以“村委会的旧木箱、木柜里会有些什么?”这样一个并不为常人所重视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从河北省昌黎县侯家营村等五个不同的村庄中的村委会旧木箱得到的一些惊喜发现,为我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讲述了他所发现的这些村委会废弃的旧木箱中所隐藏的过往的历史与见闻。

张教授表示,他在做乡村研究时,一直在尝试利用村级档案文献资料来书写现代中国历史,利用村级档案重新认识现代中国历史,而这背后所秉持的是请“农民讲述他们自己的现代史”这一理念。这就意味着努力脱出理论与概念先行式的、特别是来自一些西方学术界的、带着强烈先入为主与价值预设色彩的解释模式,还意味着尽可能脱出社会上的主流话题、流行观点以及学术主流所惯用的话语圈、思考范畴乃至研究领域,也还意味着必须要脱出长期以来被一些知识精英们所标定的价值评判体系和学院式规范。张教授戏谑明快地把这种研究主张称之为“三脱主义”,也即脱西方、脱主流、脱精英。从村委会旧木箱子里发现现代中国的历史,其实质还是要坚持以农民为研究原点,从农民出发谈学术。(责任编辑 余孝东)

<上一篇日本东京学艺大学田中比吕志教授莅临
“学术沙龙”第三期:南开大学张思教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