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院动态

学术交流与思想启迪:基地班第一期“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作者:毛 冲  责任编辑:中农网  信息来源:中国农村研究网  发布时间:2015/11/24  浏览次数:27

本网讯(毛 /文) 2015年512日下午,中国农村研究院第一期“学术沙龙”311会议室举行。香港中文大学亚研究官文娜博士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基地相关研究人员及部分硕士生了此次的讨论交流。

在我院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官教授首先参观了院的资料室,翻阅了中国农村咨政报告、东平崛起等地方改革书系,查看了由我院硕博士研究生撰写主持的咨询报告并结合日本农村研究的做法与我院研究人员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官教授指出,日本也很注重传统资料的保存,地方县志和农户访谈对于研究有着重大作用,中国农村研究院有着强大的研究学术团队,我为你们所做的大量工作感到震惊。随后,官教授来到展示中心,讲解人员为详细介绍了我院地方研究成果和“中国农村发展智库平台”。官教授认真听取了讲解并对基地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国家的现代化最终依靠的是农村的进步,希望我院继续扎根农村研究,把握前沿问题,为现代化贡献力量。

参观结束后,“学术沙龙”讨论交流活动正式开始。此次学术沙龙以“现代化进程中的日本基层治理与公民社会”为主题展开,官教授首先就这一主题向我们讲解了日本的主要经验和做法以及自己的研究心得。张晶晶老师从自身研究的实际出发,以我国瑶族“续养子”与日本的不同与官教授做了深入交流,中国宗族关系与日本不同,坚持“同姓不婚”,始终保持男性一系的传承,依靠姓氏与血缘关系,继承家族财产;近亲婚在日本则较为普遍,所谓“万事一系”,日本不注重血缘的正统,更加注重家业的传承与完整,近亲婚与续养子正是为了保证有才能的人延续家业。

关于日本基层治理与公民社会,沈乾飞博士就血缘关系淡薄后日本信任关系的建立与官教授做了探讨。官教授表示,亲属关系的疏远并未造成日本的信任问题,日本更加注重的是地方治理中的团队精神的构建,信任的建立更多的以共同地域与共同职业为基础,而不是依靠血缘的维系。而且日本“神道教”也为信任建立起着思想引领作用。

围绕宗族传统与基层治理,黄振华老师就如何看待宗族传统与现代地方基层自治与官教授交流了意见和看法。官教授认为应辩证看待这一问题,传统的文化与宗族不可否定也不可抛弃,政府应该适当引导,基层良好治理的实现是理性公共秩序的建立而非血缘关系的传统复归。农耕文明血缘治理的调节机制并不完全适用于工业文明下的乡村。理想的乡村治理应是共同体的治理。

此外,官教授与基地的其它硕博士研究生就这一主题也做了讨论交流。张晶晶老师最后对此次交流做了总结发言,希望能与官教授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学习官教授的研究经验与学术方法,共同推进我院的农村研究。责任编辑 余孝东)







<上一篇第三十六期“百村讲坛”成功举行
徐勇教授阐述国家一体化进程中的边疆下一篇>